科技項目申報
-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工商注冊
作為工業型企業,*關心的莫過于工業政策的變化。
據悉,6月23日,合肥市政策宣講解讀組去到肥西,為企業講解我市*新出臺的《2017年促進新型工業發展政策》及今年我市發展重點,讓企業更清晰發展方向。
據會議解讀,我市今年新型工業化政策資金安排9億元,比去年有所增加,投入方式有四種,包括*投資引導基金、財政金融產品、借轉補和事后獎補。
其中,*投資引導基金將重點支持電子信息及軟件產業(智能語音、兩化融合、信息消費)、智能制造、智能家電、光伏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分設傳統產業改造子基金、小微企業轉貸基金和信貸引導基金;
借轉補將對新引進的工業項目給予固定資產補助,還將支持“寬帶合肥”建設、互聯網營銷、多層標準化廠房建設等;
事后獎補則用于技術改造創新獎勵、綠色生態發展、大企業獎勵、小微企業提質升級等。
今年的工業化政策還側重在六個方面加強政策引導。
突出“智能制造”,鼓勵企業以整廠智能化改造為方向,對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生產線項目,給予*高20%的補助;
智能制造業可申報項目
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
經省認定的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分別給予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通過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年度購置10臺及以上工業機器人(自由度≥4)的企業,按購置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企業*高可達100萬元。
對省認定的煤礦、非煤礦山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項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50萬元。
突出“綠色制造”,將節能獎勵標準從200元提高到400元,開展節能管理體系建設,為企業提供咨詢和認證服務,獎勵企業節水項目;
綠色制造業可申報項目
對在工業領域實施節能環保“五個一百”專項行動中,被評價為優秀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獲得*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獲得省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突出“服務型制造”,降低門檻對軟件企業投入進行獎補,并對總部落戶我市的全國電子百強、軟件百強企業在省級基礎上再給予100萬元獎補,對*服務型制造企業和項目給予獎勵;
服務型制造業可申報項目
對獲得*、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獲得*、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認定為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對認定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對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軟件企業名單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突出“精品制造”,對省級以上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企業給予獎勵,為企業免費制定品牌提升路徑方案,對安徽精品給予獎勵,鼓勵企業躋身*制造業單項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
精品制造業可申報項目
對獲得國家、省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認定的“安徽工業精品”,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
對獲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質量標桿企業、中國質量獎、中國工業大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的企業(示范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對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認定的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標準化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對完成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每個品種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單個企業*高可達300萬元。
突出小微“雙創”,貸款貼息的范圍由原來的小型工業企業擴展為小微企業。
小微“雙創”可申報項目
支持面向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行業公共技術服務的“X”專業化平臺建設,年服務企業數達200戶以上的,按其投資規模給予不超過200萬元一次性獎補。
支持為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開展研發和測試的中試、工試服務平臺建設,年服務對象達100家以上的,按其服務的頻次,由市財政給予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獎補。
對新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微企業,省財政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
對新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對獲得*、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省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
對新認定的市級小微企業創業示范基地,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補。
鼓勵企業入駐標準化廠房,對生產經營性工業企業購置不低于1000平方米多層標準化廠房的,給予企業購房款5%*高不超過1000萬元一次性補助。
入駐標準化廠房政策獎勵
對符合規定的投資主體新建的多層標準化廠房,按照標準化廠房建設成本(不含土地)的20%給予投資建設主體資金補貼。
補貼資金采取分期預撥方式,廠房正式開工后,支付補貼資金的20%;結構封頂,支付補貼資金的50%;項目驗收備案并審計后,再支付余款。
對生產經營性工業企業購置不低于1000平方米多層標準化廠房的,給予企業購房款5%*高不超過1000萬元一次性補助。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國家工信部正式批復合肥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合肥躋身“制造國家隊”。
會上,宣講組成員透露,國家在智能制造、技術改造、兩化融合等領域專項資金將向合肥傾斜,為我市企業帶來更多資金支持。
- 上一個:什么是科技型中小企業
- 下一個:企業研發項目如何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