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銅陵市行業資訊
近年來,為扶持實體經濟發展,深入實施“暖企行動”和“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常態化工作,銅陵市不斷*化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扶持引導作用。將原來分散在17個部門的37項市級專項資金,整合為“3+5+X”,通過*化扶持方向,建立配套制度,完善工作體系,逐步構建了財政扶持實體經濟政策新框架,有力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社會、企業多方共贏。
一、突出“三個更加”,提高政策引導水平。一是財政統籌更加有力。將財政資金“撒胡椒面”方式變為“集中使用”,2018年,市財政通過預算安排、盤活存量等統籌各類財政資金3.8億元,增長6%,增強了*財力統籌能力,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資金扶持更加*。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工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三重一創”,安排8000萬元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安排6000萬元國有擔保資本金,支持擔保體系建設;進一步支持制造強市、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現代農業和創新創業等產業發展。三是扶持方式更加有效。采取貸款貼息、投資獎勵、后補助等多種組合扶持,將以往“直接投入”逐步向“間接投入”轉變,變“資金撥款”為“基金投資”。市財政出資5.5億元支持組建了“風投、創投、綠色發展”等基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扛桿撬動效應,打開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進入實體經濟通道,為經濟轉型提供持續成長新動力。
二、建立“三項制度”,完善政策配套體系。一是建立項目準入制度。制定了《關于加強“1+4”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意見》和《銅陵市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建立專項資金設立的專家評審制度和科學決策制度,對確需設立的新專項資金,按照有關立項審批、立項評審、評估退出規定執行,做到制度建設、資金安排同步進行。二是建立動態調整制度。綜合考慮項目實效、任務完成情況、產業發展因素等,對扶持項目實行動態調整,即保留、完善、退出、增加,增加項目原則上進一退一。同時,對政策設立、撥付流程、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等管理環節進行*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是建立績效評價制度。按照資金當年使用、效果當年評價、結果當年運用的思路,*推行績效評價工作,科學設定績效目標,完善績效指標體系,明確評價操作規程。同時,強化涉企信息系統運用,制定預警操作規程,建立黑名單制度,對發現弄虛作假、違規套取財政資金的,三年內取消申報資格。
三、落實“三個到位”,夯實政策實施成效。一是政策宣傳到位。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開展部門負責人專訪,開設政策解讀專欄,統一編印《申報指南》發放到各企業,各部門網站及時登載廣泛宣傳,讓企業及早了解政策,提高了企業對扶持政策的知曉度。二是資金撥付到位。繼續精簡審批事項,減少資金撥付環節,堅持“誰先做好、誰先兌付”的原則,資金直接撥付至相關企業。對縣區承擔的配套資金,由市財政超調資金予以支持或由市財政先行墊付,保障符合標準的企業都能享受政策陽光。三是監督檢查到位。組織聯合督查行動,重點督查縣區配套資金是否落實,*政策執行不縮水、不走樣,及時兌現*chengnuo;同時對發現弄虛作假、違規套取財政資金的,除追回財政資金外,并根據情節進行處罰,營造了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