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申報
-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其他市項目申報
2014年,安徽銅冠銅箔有限公司科技創新成果亮點紛呈,雖然正式投產不到兩年,但各類專利擁有量已達20多項,公司“高性能線路板及新型鋰電池用環保型電子銅箔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了2014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舉填補了池州市此例獎項的空白。
其實,這只是我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把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攻手”,積極引導企業對高新技術的開發、引進和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數量不斷增加。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被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共有51家,其中今年新增16家。全市共開發各類高新技術產品77項,其中安徽艾可藍節能環??萍加邢薰?ldquo;主動再生顆粒物捕集器(DPF)”和池州市英派科技有限公司“節能建筑膜”被列為2014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高新技術產品幾乎涵蓋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等六大新興產業。
為加快科技創新力度,我市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組織和推動了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施了近百項產學研合作項目和高校技術產業化項目。目前全市已建成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已有各類省級企業研發機構36家,其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8家、省級工程研究技術中心8家。
與此同時,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2013年引進的安芯電子汪良恩團隊不僅入選了安徽省第七批“115”產業創新團隊,而且還入選2014年度安徽省首批10支重點扶持創新團隊名單,省財政擬資助資金1000萬元。汪良恩本人在去年成功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后,今年又被評為“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
為*化高新技術產業的外部發展環境,2014年,全市共爭取省支持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補助經費400余萬元,落實2013年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1200余萬元,市本級科技創新獎勵467.25萬元,57個項目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所得稅加計扣除1734萬元,同比增長34%。
隨著一系列措施的強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已步入了“快車道”,正逐步成為池州工業發展新引擎。今年前11月,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218億元,同比增長31.8%,增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1個百分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54.4億元,同比增長24.5%,增幅全省第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2%。
兌現落實*惠政策。及時兌現2013年度全市工業轉型發展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分別為3924.48萬元、284.1萬元。
重點項目提質增速。1至11月份,重點推進100個億元以上項目中,已竣工投產或試生產項目34個,在建項目57個,開展前期工作項目9個。
提升改造傳統產業。1至10月份,完成技術改造投資140.4億元,同比增長43.9%,占年度目標的97%,超時序進度14.4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70億元。
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到目前共爭取國家、省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
狠抓“兩化”深度融合。全市新引進電子信息項目15個,開工建設24個,建成投產5個,全年新增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1家。
加強企業自主創新。成功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市級22家,榮獲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省級產學研聯合示范企業1家。
淘汰落后產能。整頓關閉非煤礦山企業36家,實現淘汰落后產能再生銅1.2萬噸和再生鉛0.5萬噸。
2015年,全市上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中央、全省、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的戰略部署,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強服務、穩增長、抓投資、擴增量、促創新、提質效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強化運行監測,著力保障工業持續平穩發展;二、強化“兩化融合”,著力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三、強化項目建設,著力培育工業持續發展動力;四、強化服務環境,著力推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五、強化創新驅動,著力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六、強化節能增效,著力引導企業綠色安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