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安徽省行業資訊
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條件及獎補扶持政策的詳細內容,合肥市 、黃山市 、蕪湖市、馬鞍山、安慶市、淮南市、阜陽市、淮北市、銅陵市、亳州市、宣城市、蚌埠市、六安市 、滁州市 、池州市、宿州市企業對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有不明白的可隨時咨詢小編: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條件:
圍繞“一業一園”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科學謀劃產業園建設內容、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具體要求參照《安徽省農業委員會 安徽省財政廳關于開展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通知》(皖農計〔2017〕142號)和《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轉型升指導意見的通知》(皖農工辦〔2019〕14號)有關規定。
(一)申報條件。
各地遴選主導產業優勢突出、產業基礎條件良好、規劃布局科學合理、輻射帶動效益明顯、聯農帶農機制緊密、政策支撐措施有力的園區,推薦申報省產業園建設。
一要突出主導產業。依托產業鏈條長、聯農帶農緊、市場前景好、區域影響力大的1個主導產業,集聚資源要素,形成疊加效應,夯實產業園發展的產業基礎,做到發展一個園區、帶動一個產業、壯大一方經濟。園區有主導產業省龍頭企業1個以上,園區主導產業產值占產業園總產值50%以上。
二要突出科技領先。把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擺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突出位置,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強化園區全產業鏈發展的科技支撐,打造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基地,利用數字技術發展智慧農業,努力在新品種研發、制種基地建設、新技術創設、新模式應用等方面實現領先發展、率先發展。園區至少有1個技術支撐單位,園區勞動生產率、畝均產出率均高于所在縣平均水平10%以上。
三要突出綠色高效。堅持綠色發展導向,把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園區建設全過程,發展綠色生產、綠色加工、綠色流通、綠色利用。加快推廣綠色投入品,探索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實現生產環節科學種養、加工流通綠色轉型,推動全鏈條綠色循環利用。園區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四要突出品牌引領。強化品牌立園意識,突出特色創品牌、標準出品牌、營銷響品牌,打造一批知名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加快品牌培育,加速培育一批“大而優”“小而美”、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積極培育一批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園區經營主體、企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要求,推進標準化生產全程全域全覆蓋。加強品牌營銷,培育品牌文化,利用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等平臺促進品牌宣傳,積極發展田園觀光、農耕體驗、農產品電商、訂制農業等新業態。園區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有效數量3個以上。
五要突出機制創新。堅持“姓農、務農、為農、興農”方向,把產業園產業鏈的就業崗位留給農民、增值收益留在農村,調動農民參與產業園建設的積極性,讓農民分享產業園建設成果。推動政府投資和金融投貸協同發力,創新用好政策性、商業性金融工具,合理、合法、合規打包打捆建設重點項目。積極推動政府投資和科學設立產業園創建管理機構,加快構建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有效途徑,推廣土地流轉得租金、入園就業得薪金、家庭經營得現金、入股分經得股金“一地生四金”等利益聯結機制。園區內農民可支配收入應高于所在縣平均水平10%以上。
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應保持適度規模,可跨鄉鎮建設,不得整縣(市、區)域創建。支持各地根據種業發展優勢條件,申報以種業集聚發展為主導產業的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園區主導產業要明確,不能細分的可以按糧食、畜禽、蔬菜(水果)、水產、茶葉等大類申報。產業發展要符合農業生態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