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2024年湖北省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申報條件、對象、補貼指南
2024年湖北省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申報條件、對象、補貼指南如下,有什么疑問的歡迎致電咨詢。
2024年湖北省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申報條件、對象、補貼指南如下,有什么疑問的歡迎致電咨詢。
免費咨詢熱線:18709834578或18186061490(v同)
一、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
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至1%的政策延續實施一年,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二、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
參保企業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5.5%,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60%返還。穩崗返還資金可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以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支出。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政策執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
三、延續實施技能提升補貼政策
參加失業保險1年以上的企業在職職工或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照初級(五級)不超過1000元、中級(四級)不超過1500元、高級(三級)不超過2000元的標準申請技能提升補貼。根據全省不同職業(工種)急需緊缺程度等情況,實行差異化技能提升補貼政策。每人每年享受補貼次數最多不超過三次,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只能申請并享受一次,且技能提升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不得重復享受;已享受同一職業(工種)高級別證書技能提升補貼的,不再享受低級別證書補貼。政策執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
四、持續加強企業用工服務
優化完善人社服務專員制度,將先進制造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部納入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范圍,及時提供勞動用工咨詢、招聘信息發布、用工指導等服務。持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重點企業用工、助推重大項目建設、幫助重點群體就業”活動。鼓勵職業培訓機構、技工學校、就業訓練中心等與企業簽訂培訓用工協議,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加大“以訓送工”獎補政策力度,定點培訓機構按規定程序為協議企業輸送用工并達到穩定就業條件的,可按照不超過各地現行標準的150%發放培訓補貼,政策執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
五、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
縱深推進“才聚荊楚”工程,深入實施“百縣進百校”就業促進專項行動,校地合作共建“就業服務工作站”,組織實施學子看家鄉、送崗進校園等系列活動,積極開展面對面、分學院、行業性、小規模、定制式等特色招聘。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精心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對有就業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兜牢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群體和長期失業青年就業底線。
六、深入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
探索縣域精準化公共就業服務新模式,加強基層就業服務網點建設,推廣“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打造基層“15分鐘就業服務圈”和形式多樣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點。鼓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基層就業服務網點設施運營、服務項目提供,形成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多樣化的基層就業服務供給模式,不斷增強公共就業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更好服務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及城鎮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七、全力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各地要持續做好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費、價格臨時補貼等常規性保生活待遇發放工作,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八、優化提升經辦服務水平
各地要采取“免申即享”經辦模式,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精準發放穩崗返還資金,并通過短信等方式告知企業;對沒有對公賬戶的小微企業,可將資金直接返還至當地稅務部門協助提供的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賬戶。要指導勞務派遣單位主動向參保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穩崗返還,并按規定及時撥付和使用資金,避免出現截滯留問題。對涉及被派遣勞動者的部分,指導勞務派遣單位全額撥付給實際提供崗位并承擔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的用工單位。其中,派遣到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者不在穩崗返還政策覆蓋范圍之內。對涉及勞務派遣單位自有員工部分(含依法開展承攬、外包業務招用的勞動者),由勞務派遣單位全額享受。要深入實施“申領失業保險金”一事聯辦,全面取消證明材料、申領時限、捆綁條件和附加義務,確保失業人員僅憑身份證或社保卡即可申領;用好待遇申領和轉移接續兩個全國性平臺,提高審核辦理效率,推動實現失業人員隨時隨地申領。
九、強化組織實施保障
各地要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加大援企穩崗促就業政策宣傳、解讀、落實力度,大力開展失業保險待遇“暢通領、安全辦”、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動”,既通過官網官微、報刊廣播、政務窗口等多種渠道廣泛推廣,又要向符合條件的服務對象精準推送。加強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使用監督管理,健全審核、公示、撥付等風險防控機制,嚴肅查處騙取套取、虛報冒領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資金(基金)安全平穩運行。加強工作調度指導,及時跟蹤掌握實施情況,嚴格執行要情報告制度,分析研判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確保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