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匯編湖北省13個地區兩化融合貫標申報獎勵補貼政策,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天門市、潛山市各地兩化融合申報需要詳細了解可以找小編,專業老師分析規劃各類湖北省扶持政策。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5656027219(微信同號)
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分公司:南京、安慶、蘇州、宿州、武漢)
一、武漢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一)武漢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具體兩化融合獎補政策已當年通知為準,也可聯系小編咨詢)
《武漢市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武政規【2016】15號)因執行期限滿5年,已于2021年底被廢止,目前暫無市級兩化融合貫標評定支持政策。但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20】28號)文件,對符合要求的制造企業通過貫標評定后,省經信廳將繼續擇優支持(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補30萬元),具體項目申報時間及相關要求等以省經信廳通知為準(預計最早6月份啟動)
1、青山區兩化融合貫標補貼獎勵
對企業落戶后首次獲批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區級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區級一次性獎勵20萬元。(政策依據:青山區(化工區)促進化工園區產業發展的獎勵辦法)
2、洪山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
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評定且上兩個年度兩化融合相關硬件、軟件、研發、服務等投入費用超過1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政策依據:洪山區支持工業經濟和科技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
3、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80萬元獎勵,對獲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200萬元獎勵。(政策依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實施細則)
4、江漢區兩化融合獎勵
市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貫標試點企業獎勵20萬元。
5、蔡甸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首次獲批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企業,按照市級獎勵標準50%配套獎勵。(政策支持:蔡甸區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
6、新洲區兩化融合貫標補貼補助政策
對區內首次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評定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40萬元的獎勵。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示范園區、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按照市級獎勵標準,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配套獎勵。對經國家認定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或企業,按照市級獎勵標準,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的配套獎勵。(政策依據:新洲區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7、東西湖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通過評定的企業,在享受市級獎勵資金的基礎上,區級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80萬元配套獎勵。(政策依據:武漢臨空港開發區管委會(東西湖區政府)印發關于支持工業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硚口區、江岸區、漢陽區、武昌區、江夏區、黃陂區兩化融合貫標補貼獎勵政策暫未搜集到,如果這幾個區的企業想要申報兩化融合貫標的話,可以電話聯系小編這邊咨詢最新政策。
(二)武漢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
(兩化融合貫標分為A級到5A級,如果武漢市各區縣朋友們想要了解詳細內容,可聯系小編)
1.基本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
2.行業屬性:不限制所屬行業,但有些行業的通過率會更高。
3.企業人數:雖然兩化融合不限制企業規模。但為了增加通過率,兩化融合有需要對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對公司進行崗位職責的變更或者人員的增減。
4.銷售收入:體系對銷售收入沒有具體要求,如果企業限定在50-100人左右,銷售收入一般在2000萬以上。
5.信息化系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通用的信息化系統。包括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需要涉及到生產模塊的使用)、PLD/PDM(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生命周期管理的軟件)、設備安全管理軟件(煤礦,化工行業安全保障,設備管理類型的軟件)、外貿訂單銷售管理(出口工廠專門用來進行銷售管理的軟件)、企業特有的能提高生產力,降本增效的各種信息化系統等等。
6.財務保障:兩化融合評定的可持續競爭優勢,需要公司能進行資金保障,要求企業近兩年對信息化工業化有資金投入(包括生產設備、信息設備、服務器、各種培訓服務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7.信息安全:此項是需要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好有獨立的機房或者機柜,保障外人不能隨意破壞竊取服務器數據。如果企業系統是云端部署,無獨立機房也可以。
二、黃石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一)黃石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具體政策已當年通知為準)
對納入國家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的企業給予 10萬元一次性獎勵,實現達標的企業給予 20萬元一次性獎勵(政策支持:黃石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振興黃石制造加快工業轉型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
1、陽新縣兩化融合補貼
對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2、西塞山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
對納入國家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的企業給予 10萬元一次性獎勵
3、鐵山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納入國家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的企業給予 10萬元一次性獎勵
4、大冶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深入實施兩化融合,對當年經國家、省、黃石市認定的“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納入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井達標的民營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中共大冶市委 大冶市人民政府 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黃石港區、下陸區兩化融合貫標政策暫未搜集到,黃石市各區企業如果有申報兩化融合貫標需求,可以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
(二 )黃石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GBT/23001)中并沒有限制行業和規模,但根據體系標準要求,應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
2、對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有需求,兩化融合工作具備良好的基礎;
3、企業所屬行業:生產制造類型企業,不限制產品所屬行業;
4、企業人數
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人數在100人左右,如果是生產高度自動化的企業人數則無具體限制;
5、企業銷售收入
體系對銷售收入沒有具體要求,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較好。
6、企業信息化建設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系統)、PLD/PDM(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生命周期管理的軟件)、設備安全管理軟件(煤礦、化工行業安全保障設備管理類型的軟件)、外貿訂單銷售管理(進行銷售管理的軟件)、其他企業特有的能提高生產力,降本增效的各種信息化系統。
7、財務的持續保障
兩化融合需要公司進行資金保障,要求企業近兩年對信息化工業化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包括生產設備、信息設備、服務器等)
8、信息化安全方面
企業要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有獨立機房的企業,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機房管理制度。
三、十堰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十堰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具體政策已當年通知為準,也可聯系小編咨詢)
對國家、省當年認定的智能制造、“兩化融合”或“互聯網+”示范項目,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同一企業同一級別的本類獎勵只能享受一次,同一年度同時獲得兩項或以上獎勵的企業只取其最高獎項獎勵一次。(十堰市支持新一輪先進制造業技術改造若干政策)
1、茅箭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兩化融合示范、工業設計中心、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獎補。(中共十堰市茅箭區委十堰市茅箭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十條獎補意見)
2、張灣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政策
鼓勵企業兩化融合創建。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單位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5萬元補助。(張灣區關于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創新驅動先行區的十條政策)
3、鄖陽區兩化融合貫標補貼獎勵政策
對評為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給予20萬元獎勵;對評為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的,給予30萬元獎勵。(鄖陽區支持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及信息化建設獎補辦法)
4、鄖西縣兩化融合貫標獎補政策
對轄區企業獲得市級“兩化融合”示范單位或“互聯網+”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補助;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示范單位或“互聯網+”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企業一次性給予10萬元補助;對獲得國家級“兩化融合”示范單位或“互聯網+”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企業一次性給予30萬元補助。(鄖西縣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實施意見)
5、竹山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被國家、省認定為智能制造、“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或“互聯網+”示范項目的,在省市獎勵的基礎上,再分別給予企業1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竹山縣工業經濟穩增長快轉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6、房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獎勵。(房縣人民政府關于招商引資和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意見)
7、丹江口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鼓勵推進“兩化融合”建設。對列入省“兩化融合(信息化)”示范項目并通過驗收的企業,給予2萬元補助。企業通過信息化改造,獲得省“兩化融合(信息化)示范企業”稱號的單位,給予4萬元獎勵(丹江口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獎勵辦法)
8、竹溪縣兩化融合貫標補貼補助
對國家、省當年認定的智能制造、“兩化融合”或“互聯網+”示范項目,分別給予企業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四、宜昌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一)宜昌市兩化融合貫標補貼獎勵
圍繞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升級,支持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等數字經濟發展,支持以軟硬件開發為核心的數字產業化發展。對開發周期不超過2年,研發費用總計500萬元以上的數字化產業項目,按實際支出研發費用的8%比例給予支持,單個項目補助不超過500萬元。對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貫標工作,通過國家級認證的企業,認證后按實際發生認證費用進行補貼;第一次、第二次監督審核完成后按實際發生監督審核費用進行補貼。該項僅補貼初次認證、監督審核至再認證的首個認證周期實際發生的認證費用,單個企業累計補貼最高不超過5萬元。貫標輔導、咨詢等服務費用不予列入補貼范圍。
1、伍家崗區兩化融合貫標補貼獎勵
對新認定的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2、夷陵區兩化融合貫標補貼補助
被工信部列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并啟動貫標工作的,當年一次性獎勵10萬元;通過工信部認定的國家級貫標企業,當年一次性獎勵30萬元。
3、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兩化融合貫標獎補補助
命名國家、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貫標)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勵·
4、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納入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5000元扶持。
5、宜都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推進“兩化融合”。對納入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10萬元;對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稱號的企業獎勵100萬元,對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的企業獎勵30萬元。對同一企業獲得“兩化融合”試點示范或貫標稱號的,取上限獎勵,不重復計獎。
6、當陽市兩化融合貫標補助補貼政策
對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國家單項冠軍培育、國家單項冠軍產品稱號的企業,獎勵20萬元;
7、枝江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
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根據省級獎勵資金總額進行1:1配套獎勵。被省級遴選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一次性獎勵25萬元。對獲得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級工業APP典型應用案例、省級上云標桿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西陵區、點軍區、猇亭區、興山縣、秭歸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暫未搜集到,有申報需求的相關區縣企業,可以聯系小編這邊了解最新政策。
(二)宜昌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
(1)A級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
1、按照GB/T23001-2017的要求建立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能夠規范有效開展職能驅動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
2、開展了規范級能力建設,支持和優化相關業務范圍內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但尚未有效建成支持主營業務范圍內關鍵業務數字化和柔性化運行的新型能力。
(2) AA級(場景級)能力建設要求:
在達到或高于規范級能力建設要求的基礎上,場景級能力還應滿足以下建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面向主營業務范圍內關鍵業務環節,建成支持關鍵業務資源配置效率提升、關鍵業務活動數字化、場景化和柔性化運行的場景級能力;
2、開展了技術使能型的能力打造過程管理;
3、主要達成關鍵業務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等預期價值效益目標。
五、襄陽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襄陽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1、襄城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國家、省認定的兩化融合相關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棗陽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開展創建現代企業制度、隱形冠軍、兩化融合、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等工作并獲得省級(及以上)示范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
3、樊城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國家、省認定的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4、宜城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列入省級、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點或者循環經濟試點及通過省級、國家級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當年分別獎勵企業法定代表人5萬元、10萬元。
5、谷城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政策
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包括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企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項目、上云標桿企業等,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3萬元。
6、保康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助政策
對國家、省認定的兩化融合相關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7、老河口市兩化融合兩化融合貫標補貼獎勵
六、鄂州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扶持政策
鄂州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獎勵100萬元(其中,創建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示范企業可分步獎勵:獲評貫標試點獎勵20萬元、通過國家貫標評定認定獎勵30萬元、獲評國家貫標試點示范獎勵50萬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獎勵5萬元。
1、鄂城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批省級5G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獎勵5萬元、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獎勵3萬元、上云標桿示范企業獎勵2萬元。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對首次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隱形冠軍類型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兩化融合示范企業,除享受市級以上政策獎勵外,區級按照50%的標準給予配套獎勵。
2、梁子湖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沿用市級政策獲評貫標試點獎勵20萬元、通過國家貫標評定認定獎勵30萬元、獲評國家貫標試點示范獎勵50萬元,區級政策為搜集到。可聯系小編咨詢。
3、華容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5G產業鏈延伸配套的制造骨干企業、上云示范標桿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等給予適當資金獎勵。
七、荊門市兩化融合貫標認定獎勵補貼政策
荊門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的獎勵30萬元;對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的獎勵10萬元。
1、東寶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批的國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獎勵30萬元,對獲批的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獎勵10萬元。對獲批的國家、省級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
2、掇刀區兩化融合獎勵補貼
對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獎勵10萬元
3、沙洋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4、鐘祥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批的國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或“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獎勵30萬元
5、京山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八、孝感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孝感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的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補30萬元。
1、孝昌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的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
2、應城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的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給予5萬元資金獎勵。
3、安陸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批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
4、孝南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5萬元
5、漢川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首次通過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獲批國家級、省級“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獎勵。
6、大悟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的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補30萬元。
7、云夢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的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給予10萬元資金獎勵。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一次性獎補30萬元。
九、荊州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荊州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國家級試點示范。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國家單項冠軍示范、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質量標桿、國家綠色工廠等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50萬元。
省級試點示范。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技術創新示范、省級隱形冠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等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
1、監利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級試點示范。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省級工業節水型企業及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和省經信廳認定的其他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對新認定的“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獎勵80萬元
2、沙市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紡織服裝規上工業企業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企業或企業高管團隊50萬元、20萬元。
3、洪湖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國家單行冠軍示范、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平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國家級質量標桿、國家綠色工廠、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獎勵50萬元。對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技術創新示范、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隱形冠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平臺、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省級上云標桿企業、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獎勵20萬元。對獲得荊州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等稱號的企業,獎勵2萬元。
4、江陵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國家單項冠軍示范、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質量標桿、國家綠色工廠等稱號企業,縣級配套獎勵資金50萬元;
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技術創新示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等稱號的企業,縣級一次性獎勵20萬元;
對首次認定為省級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的,縣級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
對獲得市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稱號的企業,縣級一次性獎勵5萬元。
5、公安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支持兩化融合和智能化改造。對首次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或省級制造業“雙創”、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上云標桿企業、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及其它工業項目試點示范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和20萬元獎勵。對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工業企業,給予100萬元、30萬元獎勵。企業“上云”應用達到3項的給予1萬元獎勵。每年遴選10家縣級上云試點企業,每家一次性獎勵2萬元。
6、石首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和20萬元獎勵。
7、松滋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技術創新示范、省級隱形冠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等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
8、荊州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獲得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省技術創新示范、省級隱形冠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等稱號的企業,獎勵資金20萬元。
十、黃岡市兩化融合貫標體系獎勵補貼政策
黃岡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對獲得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黃州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被新認定為湖北省、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黃州區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4年))
2、紅安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國家級“互聯網+制造業”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紅安縣2021年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工作實施方案)
3、羅田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 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羅田縣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1—2024年))
4、英山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被認定為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含數字化車間示范項目),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級“互聯網+制造業”示范企業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新認定為湖北省、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認定為省級“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和培育企業的,分別給予4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英山縣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4年)
5、浠水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于納入國家級、省級、市級“兩化融合”的試點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5萬元補貼。(關于印發浠水縣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6、蘄春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國家、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蘄春縣先進制造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4年))
7、黃梅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8、麻城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首次獲得國家級、省級“互聯網+制造業”融合領域、制造業“雙創”領域、“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的企業(項目),分別獎勵 30 萬元、20 萬元;對首次通過“兩化”融合貫標的企業獎勵 30 萬元。(麻城市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
9、團風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10、武穴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被認定為國家、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含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綠色供應鏈企業、綠色工廠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省級“互聯網+制造業”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國家、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被新認定為工信部、湖北省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武穴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全面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十一、咸寧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咸寧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對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市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
1、通城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國家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補助。對獲評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市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市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市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市級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市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2萬元補助。對首次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30萬元補助
2、赤壁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獲得國家、省、咸寧市級認定的“智能制造”企業(項目)、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隱形冠軍”示范企業、“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綠色示范工廠”、“綠色示范園區”、“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工業遺產項目、工業博物館項目、工業旅游示范項目、民營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試點企業等獲得相關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驗收并取得相應資質的企業,給予每家10萬元的補助。
3、咸安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市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
4、嘉魚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具有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典型示范作用且投入達到1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項目投入的5%給予最高50萬元補助。
5、崇陽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省級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平臺(企業)試點示范項目、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市級制造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
6、通山縣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獎補
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一次性獎補10萬元。
十二、隨州市兩化融合貫標認定獎勵補貼
(一)隨州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每年在全市選擇10家企業作為“兩化”融合試點進行培育,對通過專家評審的企業由市財政按項目資金的50%予以補貼,單個企業補貼不超過100萬元。對國家、省兩化融合貫標對標試點企業,采取定額補貼方式,分別補貼50萬元、20萬元。
1、曾都區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國家、省兩化融合貫標對標試點企業,采取定額補貼方式,分別補貼50萬元、20萬元。
2、隨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當年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的企業,給予15萬元的獎勵。
3、廣水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廣水市:對國家、省兩化融合貫標對標試點企業,采取定額補貼方式,分別補貼20萬元、5萬元。
(二)隨州市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GBT/23001)中并沒有限制行業和規模,但根據體系標準要求,應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
2、對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有需求,兩化融合工作具備良好的基礎;
3、企業所屬行業:生產制造類型企業,不限制產品所屬行業;
4、企業人數
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人數在100人左右,如果是生產高度自動化的企業人數則無具體限制;
5、企業銷售收入
體系對銷售收入沒有具體要求,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較好。
6、企業信息化建設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系統)、PLD/PDM(企業產品設計研發生命周期管理的軟件)、設備安全管理軟件(煤礦、化工行業安全保障設備管理類型的軟件)、外貿訂單銷售管理(進行銷售管理的軟件)、其他企業特有的能提高生產力,降本增效的各種信息化系統。
7、財務的持續保障
兩化融合需要公司進行資金保障,要求企業近兩年對信息化工業化有持續的資金投入(包括生產設備、信息設備、服務器等)
8、信息化安全方面
企業要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有獨立機房的企業,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機房管理制度。
對于上述所講的隨州市各區縣兩化融合貫標認定申報獎勵補貼條件,小編就和大家聊這么多了,有申報需求的朋友們,直接聯系小編就可以了。
十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政策
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兩化”(信息化、產業化)融合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0萬元。
1、鶴峰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3萬元。
2、恩施市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工業經濟創新獎勵(兩化融化)10萬元;
3、咸豐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獲得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上云標桿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兩化融合”、綠色工廠等其它試點示范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
4、來鳳縣兩化融合貫標獎勵補貼
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10萬元。
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兩化融合貫標政策暫時沒有搜集到,如果這幾個地區的企業想要申報兩化融合貫標的話,可以隨時聯系臥濤科技小編咨詢。
(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兩化融合貫標申報分級條件
1、A級(初始級)
(1)初步開展了辦公系統、財務系統等信息(數字)技術應用;
(2)企業初步具備項目建設過程的策劃與實施的過程管控機制;
(3)企業管理模式為經驗驅動型管理,各項業務活動主要由管理人員根據經驗做出決策。
2、AA級(單元級)
(1)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處于單項及以上水平;
(2)企業在主要或若干單一職能范圍內,基于工具級數字化(如ERP、MES、PDM等),解決單元級信息透明問題,提升相關單項業務資源配置效率和運行規范性;
(3)企業具備規范有效的過程管控機制,如項目管控機制、戰略制定機制等;
(4)企業管理模式為職能驅動型管理,各項業務活動由職能職責驅動;
(5)主要達成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等預期價值效益目標。
3、AAA級(流程級)
(1)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處于集成提升或創新突破階段;
(2)企業在業務線范圍內,通過業務數字化和傳感網,有效實現跨部門、跨業務環節的數據集成與共享,提升業務流程的集成融合水平和資源配置效率,開展基于數據的價值在線交換,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3)企業具備流程驅動的過程管控機制,具備以客戶為中心的端到端的流程協同水平;
(4)企業管理模式為流程驅動型管理,各項業務活動以價值流程驅動;
(5)實現現有業務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等預期價值效益目標,并有效拓展延伸業務,如新產品、新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