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可以說是全面周到的扶持,培育、認定、發展、遷移都有獎勵,話不多說,首先來看看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政策,心動了想要申報可以聯系我們的項目人員溝通申報細則。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5656027219(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分公司:南京、安慶、蘇州、宿州、武漢)
一、武漢東湖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政策補貼
武漢東湖新區對首次進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或經認定的科技“小巨人”,給予每家2萬元補貼,支持其建立研發機構,引進高端創新人才,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業態創新,推動其加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
支持企業加強知識產權創造,對企業獲得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分別按照5000元/件、1000元/件、500元/件和2000元/件的標準予以資助,對首次獲得專利授權企業的第一件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給予兩倍資助。
二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補貼
武漢東湖新區對首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在市級財政補貼20萬元基礎上,高新區對規模以上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補貼,規模以下企業分三年每年分別按10萬元、5萬元、5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對有效期滿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市、區各一次性給予5萬元補貼。
三、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政策補貼
在給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補貼的基礎上,對高新技術企業首次實現“小進規”的給予10萬元補貼,新晉為光谷瞪羚的給予10萬元補貼,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給予50萬元補貼,新晉為獨角獸的給予500萬元補貼。
對轉移轉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按實際成交額對承接企業給予8%補貼,每年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年技術合同認定金額達到100萬元、1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3萬元、5萬元補貼。
四、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遷入落戶政策補貼
對認定有效期內整體搬遷至高新區并通過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認定的外地高新技術企業,在市級財政獎勵50萬元基礎上,高新區對規模以上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規模以下企業分三年每年分別按20萬元、20萬元、10萬元給予獎勵。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如此多的補貼,那么怎樣才能通過認定呢?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打分制的,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企業如果分數不夠的話其實也是可以繼續培育的,找我們的項目人員溝通規劃培育。
1、知識產權(Ⅱ類知識產權數量至少5件以上、Ⅰ類知識產權至少1件以上):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雙達標。知識產權是高企申報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認定評審的主要得分項。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轉讓、受讓)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本年度內完成。
2、科技人員(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10%)
①科技人員名單,盡量統計所有符合條件的科技人員,指標不要剛好過線。②科技人員必須入職繳社保或個稅183天以上。③研發組織架構完善合理,所設置崗位、職務清楚得當、安排合理。
3、研發費用(收入在5000萬以下的,占比5%以上;5000萬-2億之間的,占比4%以上;2億以上的,占比3%)
①研發費用結構合理,對于不同技術領域的研發活動結構明細特征各有不同。②研發輔助賬或專賬規范合理,在年度審計報告、匯算清繳報告中進行披露,所披露數據保持一致。
4、高新技術產品收入
①高新產品名稱、合同發票規范,檢測報告與產品說明要體現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②高新技術產品(PS表)論述跟技術領域的相關性貼切,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指標、競爭優勢以及知識產權支撐突出,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價值。③高新產品的佐證資料,除合同、發票建議提供第三方的產品認定、檢測報告等來佐證。
5、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①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②科技成果轉化的計算是按照一個成果對應一個轉化,要想獲得高分必須產生15個不同的科技成果,盡量多申請相關知識產權等;每個成果確認轉化為不同的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檢測、查新、試用等證明。
6、研發組織管理水平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意見表中也增加了企業是否有實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不可格式模版化簡單處理。
7、成長性評價
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凈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分值。對于成長性低于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專家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8、領域選擇
2016年國家四部委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了較大調整,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很好,但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