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武漢市全市農膜回收及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應用資金獎勵政策及申報條件介紹如下,看完下文有疑問或者想申報該政策可以找我們的項目人員溝通交談,交朋友互相了解再談合作,期待與你邂逅。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5656027219(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科技企業一站式孵化平臺: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分公司:南京、安慶、蘇州、宿州、武漢)
一、工作目標
開展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術示范推廣,積極探索建立以舊換新、經營主體上交、專業化組織回收、加工企業回收等多種方式的回收利用機制,不斷完善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形成技術可推廣、運營可持續、機制可復制的示范樣板。力爭2024年,全市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2%以上。
二、任務清單
(一)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全市在農業重點覆膜區示范建設37個農膜回收試點,具體為:黃陂區建設5個、新洲區建設14個、江夏區建設6個、蔡甸區建設4個、東西湖區建設4個、武漢經開區 (漢南區)建設4個。
建設要求:
1.可選擇依托供銷合作社現有網絡或農資經營網點,開展農膜回收站點規范性建設,達到“五有”標準,即:有固定防滲場地、有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有規范臺賬、有回收利用制度、有統一標牌(農膜回收站)等。
2.農膜回收點待處置的廢舊地膜應打捆堆放,不得有隨風飄移或隨雨水沖走現象,不得隨意填埋或焚燒。
(二)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和田間試驗。全市示范推廣生物可降解地膜2280畝,其中:黃陂區280畝、新洲區400畝、江夏區400畝、蔡甸區400畝、東西湖區400畝、武漢經開區(漢南區)400畝。
建設要求:
1.各區選擇符合《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T35795-2017)的地膜開展替代技術示范推廣,減少聚乙烯地膜使用,減少殘膜對土壤污染。建立生物可降解膜替代技術示范基地。
2.市農科院組織實施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和產量效應田間試驗,研究生物可降解地膜和聚乙烯農用地膜不同覆蓋方式對土壤含水量,土壤溫度以及農產品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比較各區選用以及不同類型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篩選適宜我市農作物栽培的產品。
(三)開展廢舊農膜統計。各區要扎實開展農膜使用情況核定及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統計工作,準確填報農膜使用情況和廢棄農膜回收情況統計報表,全面掌握本行政區域農膜使用、廢棄農膜回收基礎數據,科學核算農膜回收利用率。
三、支持范圍
專項資金主要支持:一是農膜回收站點建設補助(含廢舊農膜堆放場地建設補助,購置磅秤、打包機、消防設備及其它相應配套設施,也可用于收集廢棄農膜獎勵補貼、運輸補貼、再循環利用補貼等方面);二是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和田間試驗補助。具體單項補助標準由各區結合實際自主合理確定。
?四、資金安排
根據《關于批復2024年農業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武財農〔2024〕15號),2024年市級財政安排300萬元扶持資金,保障農膜回收及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應用,并結合各區實際需求切塊到區。市農科院農膜試驗與示范經費由市財政局按相關程序下達。
五、資金監管
本項目按照《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涉農資金監管的意見>的通知》(鄂財農發〔2015〕117號)要求,執行屬地管理原則。本項目市級財政資金下達后,由各區和市農科院全面負責資金統籌、使用和管理,認真落實誰申報項目、誰確定項目、誰核實數據、誰使用資金、誰負責資金監管的主體責任,對項目和數據的真實性、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和最終結果負責。
六、項目管理
(一)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本項目的全市統籌,包括實地檢查指導、項目進度通報等工作。各區農業農村局和市農科院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包括項目建設、監管、指導、驗收等,以及開展績效評價,報送績效自評報告和自評表等。
(二)項目實施單位作為項目建設主體,對項目申報內容的真實合法性負責;項目建設內容應符合項目“任務清單”要求;資金使用和管理規范,臺賬資料完備。
(三)遵循“自愿申報、先建后補、公開透明”的原則,推進和完成項目工作,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2024年4月底前,各區、市農科院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按程序擇優確立項目建設單位。
2024年12月10日前,各區、市農科院要督促項目建設單位按時完成建設內容,并組織驗收,出具驗收意見。在實施過程中,市局將組織專班適時開展檢查指導。
2024年12月20日前,各區、市農科院向市局科教與種業處報送驗收結論和完成后總的績效自評報告和自評表。
七、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要高度重視,要將本項目實施與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攻堅提升行動、土壤污染防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指導農用薄膜回收體系建設,積極探索推廣環境友好生物可降解地膜,確保項目實施取得成效。
(二)嚴肅紀律要求。各區全面負責資金統籌、使用和管理,要嚴格按照國家項目資金使用程序及財務管理制度辦事,確保資金按計劃運用,做到專款專用,防止挪用、濫用。同時,在項目驗收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各項紀律要求,自覺遵守工作紀律和廉潔紀律。
(三)搞好總結驗收。要按時進行項目驗收,認真總結項目建設成果,完成績效自評報告。要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圍繞推模式、展成效、傳經驗、樹形象,重點宣傳項目實施的成效、做法、經驗以及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