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外省市行業資訊
干貨!2024年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各市區級獎補政策及申報條件匯編
今天真的是干貨滿滿,小編把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各市級和區級的獎補政策以及申報條件都整理在了一起,如果有想要申報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的,可以直接聯系臥濤科技小編這邊咨詢具體申報細則及其他政策問題。
免費咨詢18715065127(手機/微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一、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工作安排
繼續實行市和區分級培育機制,市區兩級協同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建設。
(一)區級培育。各區(園區)從新型研發機構簽約建設項目中遴選符合條件的機構,列為區級新型研發機構,享受區級新型研發機構培育扶持政策。區級新型研發機構遴選程序由各區(園區)自行制定。
(二)市級培育。市科技局會同相關部門從區級新型研發機構中擇優遴選列為市級新型研發機構,享受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培育扶持政策。市級新型研發機構遴選程序如下:
1.機構申請。由符合條件的機構自愿提出申請并在南京市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內填報,上傳材料。系統開通時間另行通知。
2.各區(園區)推薦。各區(園區)負責對申報單位的社會信用、申報資格和申報材料的真實有效性進行審核,以及對申報單位運行情況進行現場察看,擇優推薦至市科技局。
3.受理公示及材料審核。市科技局負責受理各區(園區)推薦的申報材料,并對受理的申報情況進行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申報單位進行材料審核。
4.專家評審及現場考察。由市科技局會同市委創新辦組織專家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評審及現場考察。
5.公布結果。市科技局會同市委創新辦根據材料審核和專家評審情況提出列為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的名單建議,按程序報審后予以公布。
二、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申報遴選條件(區級和市級)
(一)區級新型研發機構
區級新型研發機構應契合“研發型孵化器”定位,并滿足以下條件:
1.?依托國內知名高校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的國家級科研平臺,或最近一次參加評估并獲得良好等次以上的全國省級科技部門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學科類),境外知名高校院所、知名跨國公司等高水平研發平臺,具有穩定的科研成果來源。原則上一個科研平臺只參與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2.?機構由政產學研多方共建,已簽訂共建協議,建設規劃、發展定位、研究方向、階段性目標等明確;
3.?在我市注冊成立多元投資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獨立法人運營公司,各出資方應以貨幣形式出資,注冊資金不少于300萬元(可三年內分批到位);
4.?原則上人才團隊持有運營公司50%以上股份(不含50%),當前參與持股的團隊人數不少于5人,鼓勵平臺團隊骨干成員持有機構股權,持股人數應不少于2人。持股人員中依托平臺核心科技人員應在機構規劃、建設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承諾未來三年內團隊持股人員不少于15人、核心科技人員個人持股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總股本的15%。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各參與方協商確定持股比例;
5.?在屬地建有與發展匹配的工程化條件,應建立專職研發人員隊伍,承諾三年內專職研發人員占比達到30%;
6.?已有在孵在研項目,原則上未來五年內自主孵化和外部引進科技型企業不少于30家。
對非共識性項目,由區(園區)采取“一事一議”方式進行評價。
(二)市級新型研發機構
須已列為區級新型研發機構,并滿足以下條件:
1.?資金籌措有保障,新型研發機構運營公司各出資方實繳注冊資金同比例達到30%以上;
2.?有與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相匹配的研發環境,配備專職研發人員隊伍;
3.有穩定的研發投入,已開展實質性研發活動。承諾三年內累計投入不少于3000萬元,包括已發生研發費用、自有和租賃或委托管理等可支配使用的儀器設備原值、房屋裝修及租賃費等,其中已發生研發費用、自有和租賃或委托管理等可支配使用的儀器設備原值不少于2000萬元。鼓勵另設立不低于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機構孵化引進創新成果和項目;
4.?有較好績效產出,已孵化實際運營的科技型企業。承諾三年后每年的科技服務收入合計不少于200萬元。
對非共識性項目、市委市政府重點扶持機構或我市產業發展急需的機構,采取“一事一議”方式進行評價。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安全生產、軍民融合發展類機構建設。
三、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申報材料要求
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申報材料包括:列為區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相關證明材料、各區(園區)推薦匯總清單和機構申報書。
(一)申報單位相關數據及材料形成之后產生的相關數據及材料不作為本批次遴選依據。
(二)各高新園區管委會、各區(園區)科技主管部門出具的書面審核意見、推薦函均須經辦人簽字、簽字(或蓋法人章),簽署日期并加蓋公章。
(三)申報單位應加強協議、授權書等文本的規范性。涉密信息、材料由申報單位按相關保密規定處理,不得在申請材料中提交。市科技局不受理涉密材料,不對申報材料進行涉密審查。多方共建協議、依托平臺授權書、持股人員職務證明等材料應有簽署日期、相關負責人簽字并加蓋相關單位公章。
(四)依托境外平臺機構所提供的共建協議或授權文件應明確包含允許依托境外平臺、專家屬于該平臺在職員工且專家本人以貨幣出資形式參與建設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等內容。共建協議或授權文件原則上需蓋平臺所屬單位的公章。如為學校領導個人簽字的,請提供學校對個人簽字效力的相關規定、該領導職務證明等相關佐證材料,提交專家研究。境外平臺持股專家在職員工指有明確人事、薪資關系的正式人員,需提供原始佐證材料。所有外文材料均須同時提供準確的中文翻譯材料。
(五)列為區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相關證明材料、新型研發機構運營公司信用審查報告由各區(園區)統一向市科技局出具。
四、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各區獎補政策
南京市推動新型研發機構打造特色產業創新集群。加速新型研發機構向技術源頭和產業應用“雙向拓展”,到2025年培育打造40家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繼續支持人才(團隊)持有多數股份成立新型研發機構,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動態調整機制。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工程化研究(試驗)平臺和概念驗證中心等,按八大產業鏈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政策給予優先支持。完善以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等為主要依據的新型研發機構年度績效考核機制,擇優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對新型研發機構及孵化企業以國有基金投資方式持續支持。鼓勵新型研發機構股權融資,探索特殊股權結構;對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的天使子基金,市區國有出資比例可提高至不超過50%;建立政府股權投資收益獎勵高校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的機制。將新型研發機構培育特色產業創新集群納入高新園區績效考核。
江寧區:圍繞江寧特色產業創新集群建設,重點培育10家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根據發展需要實行“一事一議”。支持人才(團隊)持有多數股份成立新型研發機構,根據市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考核結果,按市獎勵金額給予最高40%支持。鼓勵政府投資平臺投資新型研發機構及孵化企業,政府股權投資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獎勵高校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
江北新區 市級200萬 對經認定的 “雙聘制”科研人員,給予其所在新型研發機構每人每年10萬元支持資金,連續支持3年。對獲得上年度市級績效考評獎勵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其所獲市級績效獎勵資金15%的專項資助。對通過南京市備案的新型研發機構,一次性給予500萬元獎勵。對新落戶新區的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一 次性給予 500 萬元支持。對獲得省、市績效獎勵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其獲 得的省、市績效獎勵資金 10%的附加獎勵。對新獲批或新落戶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 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 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 中心給予 500 萬元支持;對新獲批或新落戶的省級重點實驗室、 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省級科技公共技術 服務平臺給予 200 萬元支持;對新獲批或新落戶的省級企業院士工作站給予 100 萬元支持。
高淳區 最高補助 500 萬元;對獲得國家 級科學技術進步一、二、三等獎的,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獎勵。鼓勵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型企業參與“4+2”產業鏈核心技術揭榜攻關,對承擔省級、市級科技項目分別最高給予100 萬元、30 萬元配套獎勵。設立區級科技重大專項,支持每 條產業鏈重點打造 1 家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最高給予 200 萬元 的建設補助,建成運營后按年度服務績效給予最高 100 萬元獎勵。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向技術源頭和 產業應用“雙向拓展”,鼓勵研究孵化的高技術水平科研成果落地, 對獲國家、省科學技術獎的成果在淳轉化,分別給予 100 萬元、 50 萬元獎勵。
秦淮區:提升新研機構孵化轉化能力。實施新型研發機構質態提升計劃,加快推進落地新型研發機構運營達效。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引進職業經理人,推動社會資本介入,鼓勵新研機構成立直接用于企業孵化的子基金或產業基金,對上一年度孵化企業產業集聚度達100%的區級以上備案新型研發機構,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
建鄴區:深入推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等開放平臺建設,重點培育獲得市級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對進入全市前40強的新型研發機構,予以優先支持。對新型研發機構及其孵化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升規入統及上市的予以重點支持,按市績效扶持資金額度予以50%的區配表支持;對吸引風投機構出資,并獲得融資額超500萬元及以上的,給予10萬元獎勵:成立對應產業幕金并登記備家的,給予30萬元獎勵
六合區:支持人才團隊持大股來我區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給予股權投資及不低于300萬元的啟動扶持資金,并按人才團隊規格最高提高100%。鼓勵區內龍頭企業利用自有資源或租賃方式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支持新型研發機構購置儀器設備,建立子基金和產業基金。鼓勵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根據市績效考核結果,按市獎勵金額給予60%支持;對納入市國際一流新型研發機構管理的,給予不低于500萬元獎勵。鼓勵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孵化落地項目,可享受科創載體孵化績效獎勵政策。
江北新區:
經認定為區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給予以下支持政策:(一)納入區級新型研發機構管理序列,配備新型研發機構服務專員;(二)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市、新區各級科技、人才、產業化項目計劃;(三)擇優推薦申報市級新型研發機構。
經認定為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給予以下支持政策:(一)給予一次性獎勵200萬元;(二)發揮新區科創基金作用,支持新型研發機構與社會資本成立子基金;(三)推進新區新型研發機構創新應用示范場景獎補扶持,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及其孵化企業開展示范應用;(四)支持新型研發機構人才團隊核心成員參加新區與戰略合作高校開展的科研人員“雙聘制”試點。對經認定的 “雙聘制”科研人員,給予其所在新型研發機構每人每年10萬元支持資金,連續支持3年,支持資金主要用于對“雙聘制”科研人員的個人績效獎勵;(五)設立新型研發機構青年研究員計劃。對獲得上年度市級績效考評獎勵的新型研發機構,給予其所獲市級績效獎勵資金15%的專項資助,由獲獎機構自主用于青年研究員引進與培養。